2011/4/6

0
Motorola Xoom 試玩心得

趁著四天連假,借到了XOOM回家玩
整理一下這四天來的感想

XOOM身為第一台Android 3.0的機器
要期待他能有高完成度果然是想太多了

以下一整段大部分都是抱怨
-------------------------------------------------------------------------------------
這邊對完成度的要求有三個面向:
1. 硬體
2. 軟體
3. 軟硬體整合

先說硬體的部分,XOOM的機構設計和組裝品質讓我很失望
會讓人忍不住想問『要價599~799美元的東西設計和組裝就不能再紮實一點嗎?』
列幾個我覺得很難受的部分:
‧ 音量鍵不是普通的難按,就算是要防誤按也防的太過頭了
‧ 背面上方組裝鬆散,持握的時候會有在剝蝦殼的錯覺
‧ 相機鏡頭配置在機體邊緣,不到一個小時前後鏡頭就都被我按滿指紋了
‧ 機身邊框不夠寬,畫面邊緣會一直感應到,很惱人
‧ Adapter是12V的,想用電腦充電的話得拿1394來自己改接頭,USB無念
‧ 螢幕的最亮和最暗值Range拉的不夠,環境很亮的時候會覺得螢幕很暗,環境黯淡無光的時候又會嫌他太亮
‧ 重量不夠輕,我知道以目前技術這樣已經不錯了,但還是希望能再輕一些
這幾個裡面亮度的問題在Nexus One上面也有一樣的問題
AMOLED畢竟還算是比較新的技術,這部份調不好我也不想多責怪
但XOOM用的是LED背光,理當可以調的更好的卻沒有
辦公室裡明亮度高的情況下就算把亮度開到最大還是覺得不夠亮
睡前翻翻文章的時候明明已經把亮度調到最低,卻還是刺眼到讓人睡意全失

再來軟體的部分,Android 3.0的實用性已經很高了,不過還是很多地方感覺的到實驗性質
‧ 瀏覽器做的很像Chrome了,但是除了Tab之外重點功能都沒進來,光是沒有Sync就差很多了....
‧ 最下方的....姑且叫他狀態列?永遠會在那邊,不會消失,這點我不太喜歡
‧ 不難發現這UI的概念是想像User會左手握左下角、右手握又上角這樣用Tab....可是誰會這樣用啊!!
 10吋耶!又不是5吋那樣靠兩根大拇指就可以按到畫面的所有位置,10吋你用給我看!
 正常人都是一手持握邊框、另一手單指或多指操作啊!
 又不是真的多輕,700公克的東西只靠單手持握一角隨便一個重心不穩就會滑掉了
‧ 複製貼上和2.2/2.3一樣,按住文字的地方開始選取,然後請在畫面的四處尋找"Copy"才能複製
 這是什麼機智整人遊戲嗎?就不能維持以往長按跳選單的方式?手指移來移去累翻了.... =_=||
OS本身還有些其他小問題,姑且不提,稍稍提一下Market
Market上的輸入法大多還沒針對3.0的UI最佳化過算是不意外,稍等個一陣子應該就會有了
PlurQ是最讓我意外的,那個畫面設計很顯然的就沒考慮過要支援3.0
卻因為螢幕很大,可以一次10幾則噗一目了然,有驚人的爽快感 XD


整合的部分,這可能是最不能要求但卻又最讓人不舒服的地方
‧ 螢幕旋轉的鎖定一定要進設定裡面改,不能靠一個硬體鎖控制
 這點讓XOOM沒辦法躺在床上滾來滾去用、滾不同方向螢幕就跟著轉
 我直覺認為旋轉本來就應該是藥配合不同的內容讓人動態可調是最方便的,但MOTO似乎不這麼認為
 不知道是不是怕踩到iPad的專利?
‧ 文字游標的選擇只能靠觸控,沒有滾球類的控制
 光是這點就讓XOOM不能成為文章輸入用的工具了
 漏字要補打、或者要回前一點的地方修改都得中斷鍵盤的動作,改用手指去碰,但是手指選字又很難選的準
 於是就變成打一行字不到5秒,要回頭改一個錯字10秒還不見得夠用
 雖說這問題在2.2/2.3上一樣有,但其實只要多個Dpad原件就可以讓這部份的操作順暢很多了
 可是看這Nexus S的設計就可以感受到,Google說不定其實很討厭這個設計
 明明Dpad就是可以讓Android和iPhone有差異化的一個很棒的點
 實在搞不懂幹嘛要在這種地方當起Copy Cat =_=||

-------------------------------------------------------------------------------------

結論:
本來我還蠻期待XOOM的,有認真的考慮要買一台
目的是希望能把吸收文章資訊的事情全部從PC上轉出來
Honeycomb內建的瀏覽器要能達成這個目標是還不行,Javascript的支援不夠
最近剛脫Beta的Fennec/Firefox4倒是能填補這個缺口
FF4的穩定度、效能都比之前的Beta有很多進步
雖然還是會當機,但是勉強還是能Daily Use
遇到非Flash不可的時候切回內建瀏覽器看也還不至於太繁瑣
以XOOM目前的狀態搭配上FF4來使用完整版的Google Reader,老實說我超滿意的!
我巴望著能用這樣的方式來吸收資訊巴望了不止一年
直到現在才終於有個東西能達到這個需求

那麼,需求既然滿足了,要不要買呢?
答案是:NO
原因無他,就是價錢
或者說CP值太低也可以

XOOM 3G版的BOM Cost根據iSippli的計算大約USD $360,Wifi版據聞是$260左右
我沒有狠到要MOTO用BOM Cost來賣,不過Wifi版賣599我還是買不下手
我期望這個Device的價錢是16G USD $399, 32G USD $499
會認為價錢應該再低的主因是,這個Device對我來說只能用來做Content Consume, 卻不能做Content Create
如果在軟硬體整合上能做的更好,讓我能好好的在上面打完一篇文章,我會願意再多付USD $50

但既然XOOM的現況就只是這樣而已,我就還是跳過吧,不想浪費錢
況且在Google現在死掐著OEM的狀態下,沒人能保證第一批出來的平版在往後都還能更新上去
如果這樣我不如等200美金一台的山寨機還合用點也說不定

總之不急,可以再等等
就算手上真的有閒錢想玩Honeycomb平版
我反而會建議等ASUS的eeePad Transformer或Slide
至少在輸入這一塊的整合度會比MOTO這種眼裡沒有亞洲市場的公司高的多
多等一陣子不會吃虧的

0 コメント:

 
Template from Ireng Manis modified to suit for Live a Vagrancy